点击数:3 时间:2025/07/21
为将统战工作纳入律所党建工作议事日程和党建目标管理重点内容,纵深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5月15日— 5月18日,致邦所党总支组织党员律师代表和民主党派律师代表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及冉庄开展 “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主题活动,本次活动由致邦所党总支书记、主任朱网祥带队。活动紧扣“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总要求,将作风建设与统战工作深度融合,以红色教育赋能新时代法治建设。
5月16日,全体人员来到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依次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董必武同志旧居、军委作战室旧址、新华社旧址、九月会议旧址,移步换景间,斑驳的搪瓷缸盛着小米粥的记忆,泛黄的电文稿凝固着决胜千里的电波,当脚步穿行于青砖院落的时光褶皱,廉政教育馆的警世箴言历历在目——从“六条规定”中“不做寿”的清风峻节,到七届二中全会“两个务必”的黄钟大吕,历史在土墙木窗间显影:毛泽东同志推开窑洞轩窗,与黄炎培纵论“历史周期律”时的烛火,正化作新时代作风建设的北斗星辰,为赶考路上的后来者校准精神的坐标。纪念馆穹顶的五星与馆外的滹沱河水交相辉映,将红色基因锻造成永不生锈的传承密码。
西柏坡纪念馆外,滹沱河水奔腾不息,千年如斯地滋养着燕赵红色沃土。粼粼波光中,西柏坡纪念馆的巍峨身影被河水轻轻揽入怀中,宛若历史与当下在此刻温柔相拥。那些黄土夯筑的矮墙内,煤油灯盏虽褪去了跃动的光晕,但“两个务必”“六条规定”的谆谆告诫却穿透岁月的帷幕,化作太行松涛在山谷间激荡回响。当新时代的考卷在神州大地徐徐铺展,这条见证过“进京赶考”的古老河流,正以亘古不变的清流叩击着每个赶路人的心弦——唯有常掬一捧滹沱河的清波濯洗征尘,永葆这澄澈如水的赤子之心,方能在复兴长卷上续写“半条棉被”的鱼水诗行。西柏坡的灯火早已化作星河长明,它不仅是时空坐标上永不磨灭的印记,更是穿透迷雾、指引航程的精神炬火,永远在历史的天穹灼灼闪耀。
在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前,党总支书记、主任朱网祥领学《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最新要求,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政治清醒。他指出:“西柏坡精神的核心是‘赶考’意识,我们要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在法律服务中守牢廉洁底线。”
5月17日,全体人员前往冉庄地道战遗址。踏入这片镌刻着烽火密码的大地,时光骤然在夯土隧道中流转。躬身穿越幽深的甬道,斑驳土墙上隐蔽的射击孔犹如大地张开的锐目,沉睡的煤油灯盏仍在诉说血色黎明。当指尖触碰到七十年前磨出包浆的支撑木,分明感受到某种属于集体的温度在掌心跳动——这蜿蜒十里的地下长城,原是千万双布满老茧的手掌共同托举的生命图腾。抗战纪念馆的玻璃展柜里,1943年的《冀中导报》泛着烟黄,油墨洇染的捷报穿越时空:“冉庄民兵昨夜突袭敌军,毙敌二十余人,我方无一阵亡。”字句铿锵处,陈列着半块蜷缩成团的饼块,焦褐表面仍存留着战士体温的余热,解说牌“民兵王二虎潜伏三昼夜的食粮”的简注,让青铜展柜漫起高粱的苦涩清香。煤油灯盏与粗瓷水罐默默对望,在静默中复现着那些与黑暗对峙的寒夜:灯芯爆出火花的刹那,或许正照见战士咬碎饼块时崩落的齿痕。
本次活动特别设置“作风建设与统战工作”专题研讨环节,党员律师代表和民主党派律师代表围绕“如何以八项规定精神引领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入交流。全体人员结合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四聚”工程经验,讨论得出了“三个融合”工作思路:将作风建设与统战工作相融合,构建“党建+统战”双轮驱动格局;将纪律要求与专业服务相融合,建立“党员律师+党外骨干”结对机制;将红色基因与法治实践相融合,打造“西柏坡精神法治宣讲团”品牌。
本次活动紧扣新时代统战工作要求,以“红色引擎”驱动组织建设,打造“同心阵地”,精心构筑党内外律师结对发展的三维空间。在西柏坡与冉庄这片红色热土上,党外律师在制度化的“红色港湾”中找到归属感,在思想引领中培根铸魂,在实践历练中淬火成钢,绘就了一幅凝心聚力服务大局的壮美画卷。致邦所党组织是省内律所较早设置统战委员的党组织,曾组织党外律师前往延安、重庆等地进行红色研习,未来致邦所党总支将继续以法治实践为墨,增强“党旗领航、法治同行”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彰显新时代统一战线法宝作用,扎实推进各领域统战工作创新发展,在服务“法治中国”“强富美高” 战略的宏伟蓝图上彰显统战担当,书写新时代统战工作的精彩答卷。